途行松商旅网-商旅出行服务管家,为您的出行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网站首页  >  特产  >  全国各地特产  >  天津市特产  >  津南区特产  >  小站稻米-天津特产
产品编号:3118151

小站稻米-天津特产

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庭御膳米。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
价格¥0 促销价电询优惠价
已售2 累计评论0
  • 积分促销
    购买产品可获赠得10积分、积分可抵现¥5、评论产品可获赠10积分
  • 选择套餐
  • 购买数量
    + (库存78件)
是否可退: 不可退
立即购买
产品介绍

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庭御膳米。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

天津栽种水稻已有近2000年历史。据史籍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古渔阳太守张堪,就曾开垦稻田约5万公顷,劝民耕种。唐代开元年间,在蓟县(即古渔阳)盘山曾建千像寺,遗址幸存古碑,碑文记载:“夫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蓟门为上。地方千里,籍冠百城。红稻香粳,实鱼盐之沃壤”。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天津巡抚汪应蛟曾在葛沽、白塘口一带开田300余公倾,其中近一半是稻田。后又由此扩展到何家圈、双港、辛庄、羊马头、大任庄、咸水沽、泥沽、盘沽(明代地名)等处。此后,天津直隶巡按御史左光斗等,也曾在这一带试种过水田。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徐光启弃官告病,乞休到津,他曾研究过天文、水利、历算、测量学。受徐贞明所著《潞水客谈》的影响,认为在天津开田种稻是一救国良策。初入津门,所见“荒田无数”,慨叹万分。便沿海河村庄踏勘荒地,访问老农、屯田兵和居民,了解开垦、播种、壅肥之术,随闻随笔记直至葛沽,取得了许多经验。他把一半土地作为水田,将水稻“南种北引”并从上海老家请来孙彪等数名“田师”来津种稻传艺,成为天津开田种稻之先驱。经三年“南稻北移”的科学实验,天津水稻产区逐渐形成。他的后人徐骥曾云:“人遂有仿而行之者”。

360截图20201129061638046

典故

1863年(清同治十三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命淮军提督周盛传部驻马厂修筑塘沽新城。他们在来往途中“量地设站,四十里一大站,十里一小站”。今小站镇故由此得名。周盛传为了筹补军饷,在小站、葛沽、白塘口一带垦田种稻,他承先人种稻之衣钵,开挖毛渠,拉荒洗碱,引进良种。经长期培育,终于生产出银珠粒粒的“小站稻”。


特性

小站稻米,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属粳米中之优良品种,晶莹如珠,米香浓郁,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产”。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较多的纤维素和丰富的日族维生素,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作为烹饪原料,不仅可作煮粥、蒸饭之用,还因它有黏性,也可磨粉供制糕团或与糯米掺用。作菜点原料。中医称其味甘性平、微寒,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有除燥渴、止泻痢、健筋骨和清五脏之功效。


主要营养

营养素

每100克

热量(大卡)

342.00

碳水化合物(克)

79.20

脂肪(克)

0.70

蛋白质(克)

6.90


 天津特产小站稻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庭御膳米。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

  小站位于天津南郊,距市中心大约30公里。据记载,为了让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减少“南粮北运”对各方面所造成的负担,1600年,明朝保定巡抚汪应蛟在小站一带垦种水稻5000亩,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军提督周盛传引南运河水种植水稻,因灌溉用水中含有较多的淤泥和腐植质,所以小站稻米品质优良。


   小站稻米产于天津津南区小站镇,种植始于清末,曾为清皇室的贡米。


   辽代碑载“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蓟门为上,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红稻香耕,实鱼盐之沃壤”是天津较早的种稻文献记载。宋辽对峙时,北宋淳化四年(993)“发诸州镇兵一万八千人,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大作稻田以足食”。明末汪应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抚,屯田种稻,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以“求、仁、诚、足、愚、食、力、古、所、贵”10个字命名编次其围田,人称“十字围”。围田种稻之法对天津其后种稻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天津东南的小站东临渤海,位于大沽海防与天津城厢中间,原为退海之地,是明代盐场辖的草荡。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后,直隶总督李鸿章调手下周盛传部“盛字军”屯防于直隶青县的马厂练兵,同时负责修建新城炮台。盛字军在马厂至新城(今属塘沽)间修筑一条马新大道,沿途分驿站,每40里设一大站,每10里设一小站,共设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绪元年(1875),盛字军由马厂移屯涝水套,这里是大沽以西的第五个驿站,军士习惯称“小站”。


   马厂减河两岸小站稻作区使用南运河水与海河水灌溉水田。漳河流经黄土高原,带大量泥沙汇入南运河。据有关部门测定,每吨黄土含氮0.8~1.5公斤,磷1.5公斤,钾20公斤,大量沉积的有机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咸,化碱成腴,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至1948年津南解放前,小站稻一直是靠限制马厂减河上游用水,才保证了收获的。

360截图20201129061708328

   小站稻作为一种杂交稻,优质基因来源广泛。北宋时曾以江淮粳稻为母本,津南地区种植较多的属红莲稻。曾以朝鲜、日本的稻种为籽种,引入中生银坊主(简称银坊)、爱国(又名金钢稻)等品种。当地农民用“一穗传”法从水源系统中选育出水源300粒品种。小站稻被人赞誉“银坊香稻传千里,水源三百是珠玑”。小站地区水稻种植形式多样,有春稻(禾直秧)和晚稻(麦茬秧)之分,春稻品质较优,晚稻前茬种麦子一年两熟产量高。


   小站稻品质优良,产量也高。米粒椭圆微长淡绿、颗粒均匀、如冰似玉、晶莹甜糯、清香爽口、软而不糊、冷后不硬、营养丰富。“小站稻”曾是我国当时唯一以生产区域命名的水稻,又是全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域性证明商标。

我要咨询 我要提问
登录账号 联系电话 验证码 提交

最新订单

相关攻略

最新点评

24小时服务热线
0871-65820968
预订常见问题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
其它问题
游客中心
微信扫一扫,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