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行松商旅网-商旅出行服务管家,为您的出行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网站首页  >  资讯  >  三明尤溪县桂峰古民居景区

三明尤溪县桂峰古民居景区

文章摘要 福建省尤溪县桂峰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东北部,距京福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仅10公里,海拔550米,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桂峰村历史悠久,宋淳祐七年(1247),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在此肇基,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几个世纪以来,...

福建省尤溪县桂峰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东北部,距京福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仅10公里,海拔550米,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

桂峰村历史悠久,宋淳祐七年(1247),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在此肇基,承祖训避世

筑居、耕读传家。几个世纪以来,桂峰蔡氏子孙在这繁衍发展,创造文明,使桂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素有“小福州”之美称。

桂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朱子文化渊源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images/1/2020/05/n7K133mLgy31AypyL2NnN7MfR30NAw.jpg​中文名:桂峰古民居

海    拔:550米

位    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


民居现状

桂峰古民居位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主要景点

文物古迹作为文化名村的主要标志,是承载各个历史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古建筑是文物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典型的古建筑简述如下:

1、蔡氏祖庙: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灾,遂于次年(1791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堂厅头设有神龛,供后裔春秋祭祀。祖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关于龙眼有一传说。

2、蔡氏宗祠:占地面积9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公元1169年蔡茂相中进士后于第三年主持兴建,当时正值蔡氏家族鼎盛时期,建筑豪华。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构建,宽枋大梁,不用一钉一铁,全部用卯榫镶嵌而成,极富特色。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门楼华表。地面用石板和石灰三合土铺就,异常坚固。

3、石狮厝:该厝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4、楼坪厅大菲:占地面积594.6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二进制穿斗式木构建筑。因地势陡峭,于右侧搭一楼板为厅,故曰“楼坪厅”。该厝是台胞蔡龙豪先生儿时居住地。在挡溅墙上作画是该厝一大特色。

5、后门山大厝:为独立建筑,清末明初耗资一万三千两百银,历经十余年建成,模访官家府第结构而建筑,用料考研,做工精细。该厝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为三进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据记载,该厝出文武举人名一名,秀才7名,文化氛围浓厚,在当地影响较大。该厝有一古洞,深不可测,洞口仅二尺见方。据说至今还无人敢进入。

6、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7、后门田大厝: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为三进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筑有围墙,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据记载厝主在建筑后期出意外变故,地面部分来不及装修,迫使工程中断,以至于留下一些缺憾。

8、资寿寺:又称“皇山寺”,位于村东2-5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重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复修。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风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观音殿、三宝佛殿、放生池、回廊山门。整个建筑拾级而上,寺门踏跺高达30多层,殿宇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凡。(1992年,该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峰自然景观尤其优美多姿:位于村内或是天然生成或是人工雕造的清新脱俗,婀娜多姿,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以百篇诗词歌赋。还有一个著名景区――深坑大峡谷。位于村尾不足2公里处,此景区处于原始森林之间,分布着各种奇花异草和丰富的珍稀动植物,是专家学者不可多得的考察地,主要景点有:巨龟枕流、 双响瀑、单 瀑布、龙潜深井、浴仙塘、龙门虎啸、八俊潭。这个景区属于纯天然型,处未开发状态,希望有意者前来投资开发。


发展

被专家们赞叹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海拔599米,四周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气候怡人,现存明、清时代古建筑39幢,是我省发现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时代古建筑群,也是尤溪县第一个获得“省级生态村”殊荣的古村。

原来的桂峰和许多偏僻农村一样:传统农业占主导、满地畜禽粪便、沿路旱厕排排、环村小河臭气熏天、村民精神生活单调,破坏环境行为处处可见。自2003年新两委上任伊始,村里提出了“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带开发”的发展模式,经过大力宣传,全村上下迅速形成了“只有发展旅游才能振兴桂峰经济”的共识,为此,创建一个干净、文明的旅游环境成为首要任务。在尤溪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桂峰制定了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着力从“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态文化”这两大方面入手,通过引进项目、全民参与的形式,筹集300多万元用于生态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桂峰彻底告别了‘脏乱差’,村民过上了文明、健康的新生活,也给到此体验古民居文化底蕴的游客一个美好的印象。

桂峰村在改造生态环境,创建“省级生态村”的过程中,按照旅游发展要求,五大举措并行。一是大力宣传,使环保意识在村民的意识里生根,做到思想通、百事通、一通百通,确保建设工作顺利;二是保障“三通”,即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电;三是集中整治“脏乱差”,将人畜分居,拆除猪栏旱厕,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在村域内建造4座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公厕,安装了38个垃圾桶和40盏路灯,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和一处大型垃圾填埋场;四是大力植树造林,以恢复“桂花原是岭头香”美誉,结合宗亲力量,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3000多株名贵树种,实现“屋在绿中”;五是琢磨出了一套可持续保持生态环境的方法,即一方面依靠民间组织,成立管护队伍,专门负责村域卫生保洁,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使村民从中感受到了生态旅游带来的实惠,使保护环境成为了村民自觉的行为。

如今的桂峰村,丹桂飘香,村庄整洁干净,随着创建生态村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全村群众的精神面貌悄悄的发生了变化,过去随地吐痰、乱扔脏物、损坏公物、乱砍滥伐等违反村规民约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人讲卫生、讲公益、讲文明的社会气象,全村治安秩序良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建设目标,并多次获得市、县政府的表彰。2009年通过问卷调查,村民对村域内人居环境的满意率高达100%。


一日游路线

早福州出发,赴尤溪洋中,游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古民居,10:00抵达,游石印桥--蔡氏宗祠--石砌街区--楼坪厅--石狮厝--七家头厝--后门田厝--长房厝--后门山厝--后门岭厝--蔡奇祖居--立刚堂--蔡氏祖庙--武举厝--半月塘书斋--下坪古街--姻缘树--福州古道--引凤亭等景,中餐(农家菜)后自由拍照,约15:00集中返程,约17:00抵达福州,结束愉快行程!!



桂峰古村落景区位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蔡氏祖庙: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灾,遂于次年(1791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堂厅头设有神龛,供后裔春秋祭祀。祖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关于龙眼有一传说。

石狮厝:该厝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资寿寺:又称“皇山寺”,位于村东2-5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重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复修。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风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观音殿、三宝佛殿、放生池、回廊山门。整个建筑拾级而上,寺门踏跺高达30多层,殿宇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凡。(1992年,该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峰古村落景区位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蔡氏祖庙: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灾,遂于次年(1791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堂厅头设有神龛,供后裔春秋祭祀。祖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关于龙眼有一传说。

石狮厝:该厝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资寿寺:又称“皇山寺”,位于村东2-5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重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复修。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风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观音殿、三宝佛殿、放生池、回廊山门。整个建筑拾级而上,寺门踏跺高达30多层,殿宇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凡。(1992年,该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峰古村落景区位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蔡氏祖庙: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灾,遂于次年(1791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堂厅头设有神龛,供后裔春秋祭祀。祖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关于龙眼有一传说。

石狮厝:该厝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资寿寺:又称“皇山寺”,位于村东2-5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重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复修。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风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观音殿、三宝佛殿、放生池、回廊山门。整个建筑拾级而上,寺门踏跺高达30多层,殿宇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凡。(1992年,该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峰古村落景区位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蔡氏祖庙: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灾,遂于次年(1791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堂厅头设有神龛,供后裔春秋祭祀。祖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关于龙眼有一传说。

石狮厝:该厝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资寿寺:又称“皇山寺”,位于村东2-5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重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复修。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风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观音殿、三宝佛殿、放生池、回廊山门。整个建筑拾级而上,寺门踏跺高达30多层,殿宇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凡。(1992年,该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峰古村落景区位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蔡氏祖庙: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灾,遂于次年(1791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堂厅头设有神龛,供后裔春秋祭祀。祖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关于龙眼有一传说。

石狮厝:该厝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资寿寺:又称“皇山寺”,位于村东2-5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重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复修。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风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观音殿、三宝佛殿、放生池、回廊山门。整个建筑拾级而上,寺门踏跺高达30多层,殿宇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凡。(1992年,该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峰古村落景区位于福建尤溪县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2年,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蔡氏祖庙: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建筑面积731平方米,为二进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是蔡氏最早肇基地,始建于宋元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廿二夜遭火灾,遂于次年(1791年)在旧址上重新鼎建,现存建筑基本完整。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为三层建筑,迭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堂厅头设有神龛,供后裔春秋祭祀。祖庙整座建筑四周环有石砌走廊,屋后有五层花台,花台沟边左右各有一口小井,被誉为“龙眼”。关于龙眼有一传说。

石狮厝:该厝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590平方米,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为二进穿斗式歇山顶木构建筑,因厝藏一精美石狮而得名。房屋四周依地势筑有围墙,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石雕是该厝一显著特色,雕刻内容丰富。

后门岭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为二进制单檐穿斗式木构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后堂、厢房、二堂、门亭。左右为横厝,右侧建有华表山门。占地面积1026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传说厝主在建房时,听说萧公菩萨不进有两层的房屋,但台基已就,不便更改,放弃了建两层房的主张,所以该房二堂作为主厅堂。

资寿寺:又称“皇山寺”,位于村东2-5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寺。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明崇祯十二年(1640年)重个,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僧瑞光复修。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典型的唐代风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观音殿、三宝佛殿、放生池、回廊山门。整个建筑拾级而上,寺门踏跺高达30多层,殿宇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凡。(1992年,该寺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ab718a6d8f40bf4bc585136dfb93c42b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咨询

       

途行松商旅,高端商旅出行服务平台

平台宗旨:不管客人到哪里,用专业和人脉网络帮客人解决一切商旅出行需求,让旅途出行轻松便捷无忧。


微信图片_20231017130519


上一篇:梧州永安王城 下一篇:梧州苍海湖旅游区

相关阅读

  • 武汉锦里沟风景区
    武汉锦里沟风景区

    锦里沟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蔡店街道境内,是一处旅游度假风景区,总面积约10…

  • 黄冈麻城杏花村
    黄冈麻城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它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

  • 喀什市西山民族风情园
    喀什市西山民族风情园

    喀什西山民俗风情园位于新疆喀什市,这里文化氛围浓厚,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集历史…

  • 吐鲁番坎儿井乐园
    吐鲁番坎儿井乐园

    吐鲁番坎儿井游乐园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境内,处312国道南侧2公里处,是一座为…

24小时服务热线
0871-65820968
预订常见问题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
其它问题
游客中心
微信扫一扫,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