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行松商旅网-商旅出行服务管家,为您的出行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网站首页  >  资讯  >  淮南市焦岗湖旅游景区

淮南市焦岗湖旅游景区

文章摘要 焦岗湖,淮河北岸。在安徽淮南毛集实验区西南部,横跨淮南毛集、阜阳颍上两地,地处淮河之畔,淝水之滨,与淮河一堤之隔,湖区地势北、西、南部较高、东部较低,纳古沙河、古墩河、浊沟、花水涧,官沟洼、丁家洼、湖天洼,中心沟等来水,东出便民沟焦岗湖闸入淮河。中文名:焦岗湖古  &n...

焦岗湖,淮河北岸。在安徽淮南毛集实验区西南部,横跨淮南毛集、阜阳颍上两地,地处淮河之畔,淝水之滨,与淮河一堤之隔,湖区地势北、西、南部较高、东部较低,纳古沙河、古墩河、浊沟、花水涧,官沟洼、丁家洼、湖天洼,中心沟等来水,东出便民沟焦岗湖闸入淮河。

images/1/2020/06/LnXnbxBebMdeLnXEW4omr8DtmO7FeT.jpg​中文名:焦岗湖

古    称:椒水

所属水系:淮河北岸

地理位置;安徽省凤台、颍上县间

东西长;20公里

南北宽:7公里

湖岸周长:35公里

一般水面:37.5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596平方公里


位置境域

焦岗湖,淮河北岸。在凤台县城西南方向,离城约32公里,横跨凤台、颍上两县,地处淮河之畔,淝水之滨,与淮河一堤之隔,湖区地势北、西、南部较高、东部较低,纳古沙河、古墩河、浊沟、花水涧,官沟洼、丁家洼、湖天洼,中心沟等来水,东出便民沟焦岗湖闸入淮河。焦岗湖由于源多流广,湖周围有480多平方公里的客水流入湖内,历史上曾有“三十六湖归焦岗”之称。

湖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7公里,湖岸周长35公里,一般年份正常水位水面仅37.5平方公里雨季汛期水位在18.5米,水面有7万亩湖形为椭圆形,湖底平坦,底质为冲积淤泥土。由于长期淤积,湖床逐年增高,据凤台县志记载近100年已增高2米,现湖水平均水深仅0.8米。建国前焦岗湖曾有水面29.76万亩,解放后先后对湖滩围垦造田23.76万亩,建有焦岗湖农场。

焦岗湖旧称椒水,为沙河故道。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南滨淮河,北近西淝河。水域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5公里,湖底高度海拔16.5米。流域面积569平方公里。流域跨颍上、凤台两县,凤台县境流域面积143平方公里。

焦岗湖,古称椒水,为沙河故道

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为境内最大湖泊。南滨淮河,北近西淝河,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5公里,流域面积596平方公里(境内143平方公里),湖底高海拔16.5米左右。上承颍上县浊沟(又名涿沟),经龙潭口汇入湖。湖区南岸以陆家沟、北岸以贾岗村为界,以西属颍上县境。

焦岗湖位于县东南部,颍河左岸和淮北大堤之间,北临济河和西淝河,东居颍、凤两县交界处,流域面积480平方公里,其中属颍上境325平方公里;凤台县境(包括焦岗湖农场)有155平方公里,湖面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7公里,湖底最低高程17米,常年积水区3.7平方公里,为县内颍左较大湖泊之一。湖南岸以陆家沟为界,沟东属凤台,沟西属颍上。湖北岸以贾岗为界,东属凤台,西属颍上。湖区西侧、南侧夹有国营焦岗湖农场,面积5平方公里。湖水大部分来自颍上境内花水涧、浊沟、老墩沟、古沙河等处,东流至凤台县境的焦岗闸入淮。湖的南部、西部多系沙淤两合土,肥力足,宜麦、豆轮作,湖水低洼,盛产鱼、虾、芡实、红菱、芦苇等水生物,北岸岗地多白土,宜麦稻轮作,高产稳产。


水文特征

焦岗湖区最高气温38℃~40℃,最低气温-10℃,全年平均气温15℃,平均水温14℃,无霜期225天,冬季湖面冰冻20~30天。据凤台县志记载,湖区在宋曾是一个府,因地坍陷成了一个湖。历史上曾干涸两次,民国24年(1935年)全湖种小麦大丰收,1966年又干涸一次,全湖种小麦又获丰收,产量4.0万吨。

一般年份正常水位在17.5米,,容积2000万立方米;雨季汛期水位在18.5米,水面有7万亩;蓄水量4000万立方米,1969年7月湖区最高水位达19.02米。

湖水各种溶解盐分含量较丰富,溶解氧在5.87毫克/升,PH值7.2,对淡水鱼类生长较有利。湖内浮游植物平均1.0195万个/升,生物量0.03873毫克/升;以各种藻类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平均2050个/升,生物量3.20毫克/升,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为优势种群;底栖动物平均576个/平方米,生物量185.2克/平方米,以螺、水蚯蚓、摇纹幼虫为优势种群;水生植物鲜重6896克/平方米,以菱、聚草,小芡藻为优势种群。


主要支流

焦岗湖在颍上县境,总面积为325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

浊沟,原名“涿沟”,上游为白塔湖沟,长22.8公里,流域面积153.95平方公里。建国后,经多次整治,沟底高22.62~19.27米,沟底宽8.5~29米,边坡1∶2,水深一般2~2.3米,设计水位24.62~21.57米,纵比降为四千分之一。基本达到3年或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其作用:承灰沟(今“光辉河”)东溢水东流,经白塔湖,纳龙头沟、虎抱头沟、黄鲢条沟、左大沟、皮家湖及蒋沟水经栗子湖入老墩沟。

花水涧,古称“涧沟”。长16.8公里,流域面积(管大桥以下入老墩沟)为71.31平方公里。1951年、1958年多次治理后,现沟底高22.04~17.81米,沟底宽10~16米,上口宽30~35米,边坡1∶2,一般水深1.6~2.2米,设计水位23.94~19.71米。纳灰沟(今光辉河)自夏桥东溢水及郎沟(今六道河)、洼沟(今跃进河)、老墩沟和浊沟诸水,东流至段家桥经中心沟入焦岗湖达淮。其下游建有邵家岗、甄家岗、黄坝孜、王郢、大黄及贾岗等6处机械排水站。管大桥以下至段家桥东中心沟,原属花水涧,老墩沟系花水涧支沟(见民国《颍上县志》稿),今在规划治理中,亦将此段6.44公里更名为老墩沟下段。

老墩沟,据旧志记载:老墩沟仅从汪家湖稍湖墩孜至管大桥上止。建国后,经整治今改起自刘集东五岔路至焦岗湖畔止(包括管大桥以下6.44公里原花水涧本干在内),总长19.76公里,流域面积277.8平方公里。建国后,除1951年进行局部整治外,从1954年春起,又分段进行了治理。向上延伸至五岔路江溜孜闸,过露水湖绕穆岗孜东北下,在汪家湖稍南、余庄孜西与原老墩沟相接,经多次整治,现标准:上段,江溜孜闸至管大桥上边,长13.32公里,沟底高20.01~17.61米,底宽7~16米,上口宽17~28米,坡1∶2,一般水深2米,纵比降六千分之一,设计水位:22.01~19.61米,现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纳露水湖(原鹭鸶湖)及藕塘陈以南水经穆岗孜后,汇花水涧入焦岗湖,如外水顶托,则刘集大沟经五岔路东溢水及当地积水,均经穆岗孜电力排灌站电排入颍;下段,即原花水涧下段,自管大桥至焦岗湖畔长6.44公里,现标准:沟底高22.21~17.91米以下,基本适应了承泄上述各沟来水需要。

古沙河,原起自豆腐郢孜至焦岗湖止,长约9公里;建国后,经整治,从李台孜以下至农场堤外湖口处止长7.8公里,流域53平方公里,标准为:沟底高17.65~16.66米,沟底宽10~24米,坡1∶2,纵比降为万分之一,一般水深2米。承泄杨湖镇以东、淮北大堤以内水入焦岗湖。除涝、防渍面积已达39700亩。

中心沟,湖东下流支流,在凤台县,从湖心向东至焦岗湖闸入淮口,长8.84公里。


自然资源

焦岗湖曾经是鱼鸭成群,芡实,菱角满湖,素以“宝湖”而著称,历史上鲜鱼最高年产量320万斤,每亩平均53.3斤,正常年份都在150万斤左右;芡实产量最高达400万斤,一般也有50万斤。但是从“文化大革命”以来,焦岗湖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围湖面积扩大了,养鱼面积缩小了;二是水土流失,长期淤积,湖水变浅,夏季出现污染;三是沿湖群众偷鱼现象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四是养鱼湖变成了保农湖;五是酷捕滥捞破坏鱼业资源,鱼和芡实产量下降了,80年代以来一直徘徊在80万斤左右,鱼类种群也由1975年前的优势种群鲤、鲫、短尾鲌逐渐由黑鱼所代替,鲤、短尾鲌产量下降,鳊鱼从无到有,刀鲚从1970年以后绝迹了,从1973年人工投放青、草、鲢、鳙等鱼种500万尾,其中以草鱼为主。 


湖泊治理

焦岗湖,历来洪水停汇,淤淀尤甚,灾害频繁。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知县李兆洛倡导乡民修水利。焦岗湖域村民集谷两千石,于湖东南近淮0.5公里(今白水滩)处建一座条石结构、1孔、门宽4米、木插板启闭的小水闸,定名“丰庆闸”,以防淮水倒灌和排泄内水,同时修筑湖堤。光绪十三年(1889年),丰庆闸水毁后,仍由村民集资,将闸址移至下游近淮2公里处(今曹集东南1公里处),以同等规格建闸,定名“庆丰闸”,并疏浚了新沟。因屡遭洪水冲涤,庆丰闸延用了20年后,闸墙倒塌、闸室淤平,失去了蓄泄水能力。宣统元年(1909年),村民们再次集资修复庆丰闸,时逢宣统皇帝登基,便改名“元庆闸”;同时又对湖中心大沟进行一次疏通。

民国21年至民国23年(1932年至1934年),以工代赈施工兴筑了焦岗湖圩堤,疏浚中心沟(又称便民沟)。民国27年后,黄水南泛,焦岗湖致灾历时9年,无治理。

1949年冬到1950年春,县政府按照人民的意愿,组织当地民工疏浚中心沟,从湖心向东至入淮口长8.84公里。沟底宽5米、深3.5米,边坡1∶2,合计做土方37万立方米。1952年冬,焦岗湖排水由东排淮河,改北排西淝河,并疏通丁家沟,堆筑“土牛”堵闭元庆闸口,于毛集西兴建一座3孔、总跨度17.5米的排涝闸,名焦岗湖闸。1954年夏汛,焦岗湖积水瀑涨,焦岗湖闸被冲毁。1958年夏,经重新规划,焦岗湖仍恢复向东(淮河)排水,并拆除元庆闸,重新兴建一座3孔、197立方米/秒流量的焦岗湖防洪排涝闸,定名焦岗闸。闸上常水位海拔17.00米,控制面积22.3平方公里,容积800万立方米,排涝水位为海拔20.56米。1965年汛后,焦岗湖地区广大社员,为治理8万亩易涝耕地,兴筑史集、王郢、胡集等10条生产圩堤,从而缩小了积涝范围。1975年,群众自筹资金10万元购买柴油机水泵18台套,投入排涝保田。

1980年,焦岗湖已建成生产圩堤14条,配套兴建小涵闸36处,沿湖拥有排灌机械105台,2028匹马力。粮食作物连年增产,平均单产196公斤,从根本上改变了焦岗湖地域恶水荒湖的历史面貌。至1985年,焦岗湖地域经过治理和开发,治涝面积达7万亩(占易涝面积87.5%)。

焦岗湖圩堤

焦岗湖沿岸有3万亩洼地,旧时因无堤防设施,成为抛荒地。

1956年大水灾后,由曹集乡政府组织当地合作社社员出工,沿湖地海拔17.50米高程兴筑臧巷、周台、史集、胡集、孙台、洼梁、瓦房、王郢、方坎等10条生产圩堤,总长45.54公里。圩堤标准:顶宽2—3米,顶高海拔21.00—21.50米,内外坡1∶2。同时又于史集、孙台、方坎、王郢堤段配套兴建4座排水闸。

1973年冬至1974年春,焦岗公社组织6000民工,奋战100天,加固圩堤长23公里。1975年汛后,焦岗公社集资10万元,购进抽水机泵10台套,计352匹马力,用于圩堤内排水,增加排涝效益3万亩。至1985年,焦岗湖沿岸共兴筑臧巷、周台、史集、胡集、孙台、枣林、洼梁、瓦房、王郢、方坎生产圩堤10处,总长45.54公里。配套兴建涵洞14座,小水闸22座,电力排灌机组28台,1192千瓦,机械排灌机组7台,120匹马力,保护农田5.65万亩。


焦岗湖洼地治理

焦岗湖洼地易涝面积8万亩。1949年冬至1950年春,疏浚中心沟,修复元庆闸,修筑淮左大堤。1952年冬,于丁家沟口兴建1座1孔总跨度17.5米,流量200立方米/秒的排水闸,即焦岗湖闸。1965年,沿湖岸兴筑了史集等10条生产圩堤,元新等4座排水涵,并开挖排水沟等,保田2.95万亩。1973年,于洼梁兴建1座机电排涝站,装机2台40匹马力。1975年,于周台、王郢等处建排灌站8座。至1985年,沿湖建生产圩堤共14条、总长40.60公里,排水涵闸36座,机电排灌站15座,治涝面积达7万亩,待治理面积1万亩。


水产养殖

1959年,焦岗湖渔场建塘50口,面积50亩,自育自放,年放养300万尾。1960年县渔苗场、焦岗湖渔场购买梗网200条,分别在常家坟、大古堆、绵羊石、黑龙潭、元庆闸等淮河地段设鱼苗张捕埠头,年捕毛仔2000万到3000万尾。1962年因淮河下段建闸,隔断了鱼类洄游通道,张捕鱼苗终止,复从沿江地区购进。

湖泊养鱼

焦岗湖、城北湖、花农湖、姬沟湖为县内养鱼基地,水质肥活,水草丰茂,一般年产鱼40到100万公斤。1949年,焦岗湖产鱼40万公斤,花家湖产鱼20万公斤,姬沟湖产鱼10万公斤,城北湖产鱼5万公斤。1950年大水,湖泊鱼产量达65万公斤。1954年大水,境内70%陆地与河、湖、沟塘连成一片,水面宽阔,捕捞期长,总产量200万公斤以上。1958年成立国营焦岗湖渔场,当年产鱼47.2万公斤,鳗鱼产量5万公斤。销往上海转口东南亚和罗马尼亚。城北湖、姬沟湖、花家湖仍旧自然增殖,当年湖泊鱼类产量为70万公斤。1960年到1964年,焦岗湖放养中断,全县湖泊产鱼56万公斤。1964年焦岗湖毛刀鱼丰收,产量达20万公斤,占总产的40%。1973年焦岗湖投放鱼苗鱼种1000万尾,次年产量达到47.6万公斤,大虾产量5万公斤。全县湖泊总产量54万公斤。1974年财政局投资建城北湖渔场,投放片鱼10万尾,次年产鱼3万公斤。1976年,顾桥、钱庙2公社在姬沟湖联合筹办港河渔场,由于周围群众偷盗、哄抢难以管理,于1978年停办。1981年后,焦岗湖渔场改进养鱼技术,连年投放大片鱼种600万尾,年产鱼50万公斤。1982年由畜牧水产局协调粮食、供电、农业、水利等7个单位,集资7.35万元,在姬沟湖再办港河渔场,投放大片鱼种5万尾,次年捕成鱼5万公斤。1984年投放10万尾,捕捞7.5万公斤。后交顾桥区管理。1984年,除花家湖外,各湖泊都投放鱼苗鱼种,当年湖泊产量达69万公斤。1985年达75.1万公斤,其中焦岗湖产64.5万公斤,城北湖产3万公斤,姬沟湖产5万公斤,花家湖产3.6万公斤。

植物养殖

境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菱、藕、芦苇,分布在焦岗湖、花家湖、姬沟湖、城北湖等湖泊和沟塘内,总面积约7万亩。民国36年(1947年)董峰湖北部有芦苇3万余亩。1950年后,董岗,石湾、山口村民陆续开垦变为农田。1958年,全县芦苇地约有4万亩,分布在焦岗湖、花家湖、城北湖及农村沟沿塘边;焦岗湖为主的芡实产量30万公斤,菱10万公斤;零星分散的藕面积2000亩,产量200万公斤。1960年、1961年,芡实、菱角连年长势良好,但因沿湖群众生活困难,均在未成熟期抢摘抢收。1962年到1964年,芡实年产40万公斤。1965年产量达175万公斤,占全省芡实总产量的80%,外贸收购加工销往日本等地。1966年大旱,芡实、菱无收。1968年境内植藕面积3000亩,年产300万公斤。夏集公社从太湖县引进田藕试栽面积数十亩,亩产达2000公斤。后发展到焦岗、毛集、张集、桂集、刘集、城北诸乡,面积不断增加。1969年芡实产量15万公斤。1971年下降为7.5万公斤。1978年安徽省轻工业厅为开发造纸原料,与县农办、计委联合筹办焦岗湖芦苇场,划滩涂、水面2万亩,其中芦苇面积1.6万亩,投资30万元。刘集、彭圩、白塘等6乡联办西淝河芦苇场,划滩涂、水面1.7万亩,集资29.8万元,实有芦苇面积3200亩。焦岗湖年产芦苇162吨,亩产100余公斤,西淝河年产仅12吨。1978年芡实产量回升到60万公斤,菱10万公斤,藕田面积达5000亩,产藕550万公斤。1979年到1984年,全县芦苇面积8万亩,年产400万公斤;芡实年产量20到35万公斤,菱5到10万公斤;植藕面积6000亩,总产750万公斤。夏集、城关形成两大藕市,除县内自给外,大量外销蒙城、阜阳、涡阳、利辛、淮南、淮北等县市。1985年焦岗湖芦苇场因产量低、效益差撤场还渔,西淝河芦苇场同时撤销。焦岗湖等湖泊因当年水面大、风浪大,芡实、菱无收。当年藕发展到8000亩,产量达850万公斤;芦苇2万亩,总产800万公斤,亩产400公斤。 


农业生产

1958年10月,由国家投资在颍上焦岗湖建立国营机械农场(原系正阳关分场)。1960年,焦岗湖农场开办农业机械学校,培训学员83人,为各区培养农业机械员。同年,为农场周围社队机耕土地4233亩,脱粒34万公斤。1960年,省在唐垛湖建立大型机械农场,唐垛湖10多万亩土地,常有洪水灾害,大型机械无法发挥作用,农场投资得不偿失。焦岗湖、唐垛湖两个机械农场终因水患而被省农垦厅收回。


流域概况

焦岗湖北部及东部大部分为凤台县所辖。据史籍记载,凤台早在西周时为淮河中游的州来古国,后被楚灭,为楚之州来城。战国时,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季札封延陵后辖州来,又名延州来。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吴王将蔡国由上蔡(今河南新蔡县)迁都于州来,遂改名为下蔡,秦统一中国后置下蔡县。五代十国,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柴荣攻克寿州,移寿治于下蔡,下蔡遂名寿州,原寿州为寿春县(今寿县)。北宋因之。南宋和金划淮水中流为界,下蔡为金之寿州,寿春为宋之寿州,故有“南、北寿州”之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寿春县、安丰县、下蔡县废,并入寿州。清雍正十年(1732年)分州北设一县,因县境内有凤凰山而得凤台县名,与州同城治理,又有“寿凤一家”之说。清同治四年(1865年),迁县治于下蔡镇,下蔡改名为凤台。

县境内地貌平缓,资源丰富。县境地面受河流交互沉积影响,地势从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为海拔18米至194.5米之间,除沿淮低山丘外,平均坡降为万分之一,呈大平小不平之势,地质状况良好。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216天,气温年平均15.1℃,7月份最热,平均27.8℃;1月份最冷,平均1.2℃。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六河四湖”,北部边界有茨淮新河,中部有淮河、西淝河、港河、架河、永幸新河(人工开挖),有利于水运事业和农田灌溉;焦岗湖、城北湖、花家湖、姬沟湖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最大的焦岗湖水面达6万余亩,适合水产养殖。矿产资源蕴藏量较大,凤台县是两淮煤田的中心地带,据勘探资料表明,煤炭储量达100亿吨以上,可采量约70亿吨,磷矿储量约180万吨,紫砂土储量约300万吨,耐火土储量约70万吨,石灰石及山石资源丰富。

凤台、颍上县历史上人才辈出。战国时有甘茂、甘罗,三国时有周泰,宋时有吕夷简、吕公著、吕本中三代宰相,明时有方震孺,近代及现代有岳相如,著名医理学家侯宝璋,革命烈士吴宝才、阎世华等。

焦岗湖东南为颍上县所辖,颍上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在南照区小润河边发现的铜台子遗址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建制设邑,秦汉置慎县,刘宋到陈名“楼烦”,隋大业二年,定名颍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颍上位于淮北平原南部,东邻凤台,西毗阜南、阜阳,北连利辛,南与霍邱、寿县隔河相望。地势西高东低。南临淮河,中贯颍水,淝履东北一隅,济河、小润河、八里河流经县内。全县有大小湖泊72面。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1℃,平均无霜期221天,年最大降水量1170毫米,最小降水量389.8毫米,6~8月为汛期。河渠纵横,湖泊星罗,洪涝灾害频繁。形成电力、机械、粮油、食品、酿酒、造纸、化工、纺织、皮革、玻璃、塑料制品、建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水泥预制、砖瓦制造、黄沙采集、编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特色,而且挂毯、兔毛、刺绣、柳编等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谢桥、陈桥、江口、夏桥、江店、杨湖等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历经20余年的钻探,现已探明的储量有20多亿吨。煤质优良,含硫磷低,是适合作配焦、动力用的工业煤。


边界纠纷

焦岗湖为颍上、凤台两县所辖(历史传统中心沟为界)。湖南岸陆家沟以西为颍上农场,湖北岸为凤台渔场。由于经营界限不清,于1960年10月上旬为收割芦苇发生了纠纷。根据农场报告和地委指示,曾先后三次派人前往调查处理和进行测量都未得到彻底解决。为彻底解决界定问题,现有唐副专员主持召集凤台县委农工部副部长韩东起,渔场场长余连清,颍上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吴知道,农场秘书郭学孟,地委农工部宋金赏、慕宗爱等同志会议进行研究。根据地委1961年2月20日总字0099号文件关于解决焦岗湖芦苇界线的批示和1961年4月15日水利县长会议确定焦岗湖蓄水位为17.50公尺的精神以及有利两场经营管理和发展,现将协商意见如下:

一、陆家沟以西拟在17.50公尺以上归颍上焦岗湖农场管辖,17.50公尺以下归凤台焦岗湖渔场管辖。

二、陆家沟以西17.5公尺以下,如地落出,颍上焦岗湖农场可以种植庄稼,但有芦苇地区不得种植,所生长和发展的芦苇和水生植物,归凤台焦岗湖渔场收获。

三、陆家沟以西水位达到17.50公尺以上、凤台渔场可以捕鱼,但不准到芦苇、农作物中去捕,以免损坏芦苇、农作物生长和发展。

四、陆家沟以西17.50公尺以下约有半亩芦苇可给颍上焦岗湖农场收割,凤台渔场不再收获,但需要划清界线,立标为记,以免今后再发生争执。

五、关于陆家沟以西17.50公尺上下界线立标问题,两县两场研究意见,根据现芦苇生长情况,不须立标,关于陆家沟南北界线秋收后可挖一条小沟,两场出劳力各挖一半作为界线,颍上挖南头,凤台挖北头,该沟以东归凤台焦岗湖渔场,以西17.50公尺以上归颍上焦岗湖农场。


发展历史

据凤台县志记载,湖区在宋曾是一个府,因地坍陷成了一个湖。历史上曾干涸两次,民国24年(1935年)全湖种小麦大丰收,1966年又干涸一次,全湖种小麦又获丰收,产量4.0万吨。湖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7公里,湖岸周长35公里,湖形为椭圆形,湖底平坦,底质为冲积淤泥土。由于长期淤积,湖床逐年增高,据凤台县志记载近100年已增高2米,现湖水平均水深仅0.8米。


地理环境

焦岗湖由于源多流广,湖周围有480多平方公里的客水流入湖内,历史上曾有“三十六湖归焦岗”之称。焦岗湖区最高气温38℃~40℃,最低气温-10℃,全年平均气温15℃,平均水温14℃,无霜期225天,冬季湖面冰冻20~30天。


自然资源

建国前焦岗湖曾有水面29.76万亩,解放后先后对湖滩围垦造田23.76万亩,建有焦岗湖农场。一般年份正常水位在17.5米,水面仅37.5平方公里,容积2000万立方米;雨季汛期水位在18.5米,水面有7万亩;蓄水量4000万立方米,1969年7月湖区最高水位达19.02米。湖水各种溶解盐分含量较丰富,溶解氧在5.87毫克/升,PH值7.2,对淡水鱼类生长较有利。湖内浮游植物平均1.0195万个/升,生物量0.03873毫克/升;以各种藻类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平均2050个/升,生物量3.20毫克/升,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为优势种群;底栖动物平均576个/平方米,生物量185.2克/平方米,以螺、水蚯蚓、摇纹幼虫为优势种群;水生植物鲜重6896克/平方米,以菱、聚草,小芡藻为优势种群。焦岗湖曾经是鱼鸭成群,芡实,菱角满湖,素以“宝湖”而著称,历史上鲜鱼最高年产量320万斤,每亩平均53.3斤,正常年份都在150万斤左右;芡实产量最高达400万斤,一般也有50万斤。

但是从“文化大革命”以来,焦岗湖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围湖面积扩大了,养鱼面积缩小了;二是水土流失,长期淤积,湖水变浅,夏季出现污染;三是沿湖群众偷鱼现象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四是养鱼湖变成了保农湖;五是酷捕滥捞破坏鱼业资源,鱼和芡实产量下降了,80年代以来一直徘徊在80万斤左右,鱼类种群也由1975年前的优势种群鲤、鲫、短尾鲌逐渐由黑鱼所代替,鲤、短尾鲌产量下降,鳊鱼从无到有,刀鲚从1970年以后绝迹了,从1973年人工投放青、草、鲢、鳙等鱼种500万尾,其中以 草鱼为主。


旅游信息

门票:免费 

 ab718a6d8f40bf4bc585136dfb93c42b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咨询

       

途行松商旅,高端商旅出行服务平台

平台宗旨:不管客人到哪里,用专业和人脉网络帮客人解决一切商旅出行需求,让旅途出行轻松便捷无忧。


微信图片_20231017130519


上一篇: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 下一篇:开封铁塔公园

相关阅读

  • 巴州莲花湖风景旅游区
    巴州莲花湖风景旅游区

    莲花湖是博斯腾湖西部系列相互串通的小湖沼之一,因盛产莲花而得名,是孔雀河的源头,…

  • 巴州相思湖旅游度假区
    巴州相思湖旅游度假区

    巴州相思湖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四十里城子乡,老工三团对面,离库尔勒32公里,路面一马…

  • 陆川龙珠湖风景区
    陆川龙珠湖风景区

    龙珠湖风景区龙珠湖风景区是一个山、湖、洞、寨连成一体的风景区。该景区坐落在广西壮…

  • 百色澄碧湖风景区
    百色澄碧湖风景区

    澄碧湖风景区,美丽的澄碧湖风景区,位于百色城北七公里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4小时服务热线
0871-65820968
预订常见问题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
其它问题
游客中心
微信扫一扫,更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