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行松商旅网-商旅出行服务管家,为您的出行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网站首页  >  资讯  >  十堰市静乐宫景区

十堰市静乐宫景区

文章摘要 静乐宫为武当九宫之首,素有“小故宫”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静乐宫同均州古城一并淹没于丹江口水库之中。2003年在丹江口市城区东郊静乐湖北坡复建。 静乐宫创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赐“元天静乐宫”额...

静乐宫为武当九宫之首,素有“小故宫”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静乐宫同均州古城一并淹没于丹江口水库之中。2003年在丹江口市城区东郊静乐湖北坡复建。 静乐宫创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赐“元天静乐宫”额。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五百二十余间,由东中西三院组成,主要建筑有牌坊、大宫门、二宫门、正殿、二圣殿、方丈堂、斋堂,配舍等。庙貌森严,规模宏肃,红墙绿瓦,古朴典雅,气势近似于北京故宫。

静乐宫(亦写作净乐宫)位于古均州城内,敕建于明永乐年间,为武当山九宫之首。1958年9月1日,因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原宫址数以千计的石雕构件及部分文物珍品已转移至丹江口市郊金岗水库(又名净乐湖,俗称土坝)西坡。

images/1/2020/06/TF5E5zs9S3959W355wASS1vIi1sv8Q.jpg​中文名:静乐宫外文名Jingle house

年    代:明

属    于:武当山九宫之首

地址: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丹赵路土坝

开放时间: 周一-周五7:30-17:00;周六-周日7:00-17:30

交通: 公共交通

游玩用时参考: 2.5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

门票:20元,丹江口市人拿本地身份证:10元。有重大活动及春节期间免费。

门市价:20.0元门票:20元,丹江口市人拿本地身份证:10元。有重大活动及春节期间免费。


交通指南

交通 从十堰乘坐到丹江口的大巴,然后打车前往静乐宫。

静乐宫为武当九宫之首,素有“小故宫”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静乐宫同均州古城一并淹没于丹江口水库之中。2003年在丹江口市城区东郊静乐湖北坡复建。

静乐宫创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年),赐“元天静乐宫”额。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五百二十余间,由东中西三院组成,主要建筑有牌坊、大宫门、二宫门、正殿、二圣殿、方丈堂、斋堂,配舍等。庙貌森严,规模宏肃,红墙绿瓦,古朴典雅,气势近似于北京故宫。

现静乐宫的总体思路严格遵循原静乐宫的建筑思路,并沿袭了明代道教建筑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理环境,完整体现原静乐宫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其文化内涵。今静乐宫面积达115794.15平方米,地形呈“中”字形,地势南低北高。

沿中线甬道穿过六柱五间五楼华表式冲天大石牌坊进入静乐宫正门即山门,其中轴线上为三重殿,一进为龙虎殿,二进为玄帝殿,三进为圣父母殿,各殿均为大木结构,耸立于饰栏高台之上,殿的两旁建有东西配房配殿;在山门与龙虎殿之间的东西两侧对称座落着两座龟碑亭。


简介

古均州“静乐宫”名考辨今逢国运昌隆、道业大业,使原已淹没之古迹得以复建,然此辉煌之举亦有争议之处,即今宫名之“净”字令人费解,并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现仅据武当山历代志书文献对“静乐宫”的名称由来、含义以及相关的历史沿革进行考证,以期明辨是非、择善而从。

据笔者所见,“静乐”一词用于道教始于元代武当道士刘道明(号洞阳子)编纂的《武当福地总真集》(以下简称“《总真集》”),因在其“卷下”有《静乐国传记》,全文如下:

《静乐国传记》:龙变梵度天之下。《灵宝大法诸大秘文》云:龙变梵度天,北方之天,四种民天之一,在无色界之上。其色赤,太虚之景,灵宝之宫,下应西方娄宿。又《武当图记》:五龙顶一峰,上应龙变梵度天,北方五气龙君居之。今均州之南三十里有村,名曰乐都。传云:此古静乐国。村之东山下,古陵数冢。耆旧相传云:静乐国王之茔。又《风土记》:均州上古之时,即有麇之国,谓人民朴野,安静乐善,虽曰麋鹿,犹可安居。又《仙传》称:黄帝降生于有熊之国,赤帝降生于厉山氏之国,玄帝降生于静乐之国。盖为玄帝神功圣德,万物悉资润泽发生,不欲以有麇之国称之,而取其人民安静乐善,易之曰静乐,可知矣。切观均州风土,太和之水,湾环百曲,神仙窟宅。考之古史《仙传》,静乐国即均州,无疑矣。


故事

刘道明在此不惜笔墨、引经据典而又兼民间传说,其根本意图有三点:一是阐明“静乐”一词的文献依据及其丰富的内涵;二是论证“静乐国即均州”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三是为“玄帝降生于(武当山下的)静乐之国”制造舆论影响,以期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但是他所引用的《灵宝大法诸大秘文》、《武当图记》以及《仙传》等文献,多是善信羽流为抬高本山地位、完善玄帝信仰体系而杜撰和虚构的,至于“耆旧相传”更是不足为据。惟《风土记》所载较为可信,因古有“麇城”,“在今湖北省郧县内,春秋时为麇、庸二国地,后属于楚。《左传》文十一年:‘楚子伐麇’即此”。均州与郧县相距不足百里,故称“有麇之国”。但是文中所提的“麇”并非“麋鹿”,“麇”即獐,而“麋鹿”俗称四不象,实为两种动物,这或许是《风土记》作者的笔误。

静乐国原为“奎娄之下海外之国”,按星图分野,奎娄二宿主鲁、徐州。刘道明之所以提出“静乐国即均州”的观点,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众所周知,从六朝唐宋以来发生过多次的佛道之争,到元代时,随着全真道的极盛而又日趋激烈。1258—1281年,在持续了近三十年的争论中,全真道惨败,大量的道经遭到焚毁。武当山是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动点,这里的道教徒对于这场论争自然是铭心刻骨、记忆犹新的。《总真集》中,作者将武当道教供奉的主神玄帝的出生地由海外仙国移到了武当山下的静乐国,将武当胜迹与玄帝修炼的传说联系起来,使玄帝的神迹,在武当山都有一一对应的实物、实景,这就反映了作者固守中土文化的心理和强烈的本山意识。

正是因为《风土记》中有“安静乐善”之语,为刘道明动迁“静乐国”提供了可资编创附会的文字依据,故其直言,“不欲以有麇之国称之,而取其人民安静乐善,易之曰静乐”。由此可见,“静乐”实为“安静乐善”之意。但是刘道明创立的“静乐国”,后人亦有异议。清代均州知州江闿曾提出质疑,“《襄阳府志》及均州旧志所载,原无真武父母净乐国王之冢。康熙十九年,知州王民皞于城南双冢屯地方创立一碑,中书‘净乐王之茔’……。今相传真武生黄帝之时,净乐国号并未见于史册,净乐王墓土人从来不知。岂黄帝至今阅历数千余年,前此并无一人道及为之标题勒石,直待数千余年之后始经立冢耶?”现代考古也验证了所谓“静乐王之茔”的双冢实为南北朝古墓,并出土了大量的绿釉陶器。即便如此,“静乐国即均州”仍为世人所传,历代武当道士更是深信不疑,随着真武神格的不断提高及其道经的补充完善,“玄帝降生于(武当山下的)静乐之国”也就名正言顺了。

明永乐初年,朱棣因“靖难”入继大统,政治舆论对其十分不利,面对这种形势,永乐皇帝一方面宣称自己是奉天行事,一方面又从理论上寻找根据。永乐三、四年,武当道士李素希两次派人送“榔梅仙果”进献朝廷,以告天下吉祥。永乐皇帝为此专门诏见武当道士简中阳,详细询问玄帝升真事迹。后又命孙碧云前往武当山实地勘测。营建工程从永乐十年九月十八日开工至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结束,历时十三年。因相传玄帝降生于均州静乐国,故于“永乐十七年,奉敕建玄帝殿、圣父母殿、左右圣旨碑亭、神库、神厨、方丈、斋堂、道房、厨室一百九十七间,赐‘静乐宫’为额”。自此,“静乐宫”始有其名。

至于“静乐宫”名以后出现“静”与“净”混用的现象,最早见于武当文化研究专家杨立志教授点校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明代任自垣编纂),该志在“点校时以明刻本甲为底本,卷六及其它缺失处乃以明钞本及明刻本乙配补”(《明代武当山志二种·序》)。在其卷九(楼观部第七)“迎恩宫”条目下即有“净乐宫道士”字样,除此之外,全书皆用“静乐”。据《校勘记》称“此段据明刻本乙种补”。若此文无差错的话,说明其点校所依据的“明刻本乙”已出现混用。

“《武当福地总真集》虽不以‘山志’名,但其体例宗旨实为现存最早之武当山志”,“明清山志皆遵依其内容而列申增创”。任自垣在纂修山志时曾明确指出:“遵依前代《总真集》,续入圣朝恩赐,总成志书”。陶真典、范学锋二人在点注《总真集》时针对“静乐国”写的“按语”是“全书有多处‘静乐’或‘净乐’之记述,本书统一为‘静乐’”。此处虽未明言“统一为‘静乐’”的根据,但其观点是显而易见的。至于《总真集》中有“净乐”之说,皆因刻本年代延后所致。

既然明刻本中“静乐”一词已出现“静”与“净”混用,后世修志者更是相沿成习。明代方升的《大岳志略》中,“静乐”与“净乐”混用,且在宫观图中径用《净乐宫》;明代凌云翼、卢重华的《大岳太和山志》卷之一《宫观分图》中有《净乐宫图》、卷之二有“净乐国善胜皇后”;清代王概的《大岳太和山纪略》卷一《八宫图》之一题为《大岳太和山净乐宫图》、卷三《圣纪》中称“净乐国王善胜皇后孕秀一十四月”、《宫殿》中称“净乐宫在均州城内,相传帝之在先会为净乐国王,净乐治麇,而均即麇也,故因以名宫焉”;清代贾洪诏的《续辑均州志》卷之十五中有“净乐为沛宫”、“首玉虚、次净乐”(汪道昆《太和山记》);民国熊宾、赵夔的《续修太和山全志》卷三《圣纪》中称“净乐国”、《宫殿》中亦称“净乐宫在均州城西”。也许受此影响,后来新编的《武当山志》、《丹江口市志》以及当代的文论杂著皆用“净乐”而疏用“静乐”。

笔者认为,“静乐”与“净乐”的混用应归结为汉字字义的多样性和字形的复杂性。首先,当“净”释为“洁净”时,古代写作“瀞”。如《墨子·节葬》下:“若苟贫,是粢盛酒醴不净洁也。”这样,“瀞”与“静”在字形上容易混淆;其次,当“静”释为“洁净”时,与“瀞(净)”相通。如《诗·大雅·即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也就是说,当“静”与“净”都释为“洁净”时,可以互相通用、不分彼此。但是刘道明在编创“静乐国”时是取“静乐”的“安静乐善”之意,此“静”应释为“安静”,即安稳平静。《墨子·非攻》:“神民不违,天下乃静”,意即于兹。由此可知,后世修志者显然曲解了刘道明的原意。再者,“静”与“净”在宗教含义上也有截然不同的使用范围。“静”与道家、道教有难以割舍的渊源关系,如静坛音乐、静因之道、静运两目法、静中坐炼法、静坐法仙术、《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等,《道德经》中亦有“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第八章)、“守静,督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第十六章)、“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第三十七章)等。依笔者之见,“静乐”除“安静乐善”之意外,还应有“玄帝禀天一之精,惟务静应,不乐南面,志复本根”的道教寓意。且山西省古有“静乐县”,虽属巧合,亦可见一斑。而“净”字多用于佛教,如净土、净心、净人、净肉、净名、净坊、净戒、净瓶、净教、净眼、净业、净觉等皆属佛门用语。有鉴于此,“静”与“净”亦不可混用。

综上所述,由《风土记》中的“安静乐善”,衍生了刘道明笔下的“静乐国”;由“玄帝降生于静乐之国”,引出了永乐皇帝敕建的“静乐宫”。然“净乐”之说载于志书已积久成习,其间原因固多,但追本溯源,“静乐”所承载的宗教含义用“净乐”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若以尊重宗教感情的观点来认识这一字之差,如今选用“静”字更为合适和严肃,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武当道教建筑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

 ab718a6d8f40bf4bc585136dfb93c42b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咨询

       

途行松商旅,高端商旅出行服务平台

平台宗旨:不管客人到哪里,用专业和人脉网络帮客人解决一切商旅出行需求,让旅途出行轻松便捷无忧。


微信图片_20231017130519


上一篇:孝感安陆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下一篇:恩施利川腾龙洞风景旅游区

相关阅读

  • 江门开平立园
    江门开平立园

    开平立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塘口镇赓华村,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开平…

  • 泸州尧坝古镇景区
    泸州尧坝古镇景区

    尧坝古镇位于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地处川渝黔结合部,距合江37公里、泸州22公里。…

  • 广州市番禺区宝墨园
    广州市番禺区宝墨园

    宝墨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五亩,因破四旧,文物…

  • 梧州市骑楼城
    梧州市骑楼城

    骑楼城位于广西梧州河东老城区,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街道达2530…

24小时服务热线
0871-65820968
预订常见问题
付款方式
签订合同
其它问题
游客中心
微信扫一扫,更优惠!